<listing id="dhr3f"></listing>
<var id="dhr3f"><strike id="dhr3f"></strike></var>
<var id="dhr3f"></var><cite id="dhr3f"><video id="dhr3f"><menuitem id="dhr3f"></menuitem></video></cite>
<var id="dhr3f"><video id="dhr3f"><thead id="dhr3f"></thead></video></var><cite id="dhr3f"></cite>
<var id="dhr3f"></var>
<cite id="dhr3f"><video id="dhr3f"><menuitem id="dhr3f"></menuitem></video></cite>
<var id="dhr3f"></var>
<menuitem id="dhr3f"></menuitem><var id="dhr3f"></var><var id="dhr3f"></var>
<cite id="dhr3f"><video id="dhr3f"></video></cite>

岳陽網 >文化 >悅讀

岳陽古樹神韻 你了解嗎?
時間:2022-03-14 15:45:49 來源:岳陽日報特稿部


       □ 黃梅

天滋地養,日照雨潤,時間的光影刻畫出一道道年輪。古樹,大自然的杰作,歷史文化的見證者,生態環境的舉證人,也承載著岳陽人對樹木細膩的呵護與關愛。

古樹,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觀賞與科學價值或者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岳陽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孕育了數量繁多的古樹名木,目前我市現有古樹名木6984株,其中一級古樹227株,二級古樹976株,三級古樹5776株,名木5株。

古樹名木是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是不可再生的綠色活文物。3月12日,《湖南省古樹名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全市古樹名木全部納入保護范疇。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生長于岳陽的“最美古樹”,提高古樹名木保護意識,共同守護綠色文物。


2000年古樟樹——

保護開發成旅游一景

地點:平江縣三市鎮天湖村

古樟樹.jpeg

三市鎮天湖村的一棵古樟樹已有2000年,是岳陽最年長的古樹名木,高30多米,樹冠投影面積達1590多平方米,樹根巨大、狀如傘蓋,要9名壯漢才能合抱,被評為“湖南最美古樟樹”。

當地流傳,此樟由唐文德元年因不滿朱溫奪政,棄官舉家遷至平江的吏部尚書吳璋所植。該縣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是否由吳尚書所植,還得由史學家進一步論證。

目前,當地政府已對古樟進行了各種措施的保護,并充分利用古樹的知名度開發旅游資源,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游客們在感嘆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用心領略這棵“活文物”“活化石”滄桑年輪上的歷史文化。


1714年古銀杏——

經歷血與火的洗禮

地點:華容縣東山鎮白果樹村


古銀杏   王志攝.jpeg

在華容縣東山鎮桃花山半山腰的新四軍江南挺進支隊戰地醫院舊址附近,一株傳說中的“銀杏王”聳立千年,樹高40余米、樹圍5米,2017年被評為“湖南最美銀杏王”。

這棵銀杏樹已有1700多年樹齡,和華容縣建縣年代相當,為桃花山風景區景中一絕。白果樹村村支書陳志球說,相傳三國關公擋曹時在附近倒馬、斬龍已無從考據,但是,70年前,賀龍曾在此屯兵御寇確是真實的歷史??谷諔馉帟r期,新四軍江南挺進支隊在附近建有兵工廠、戰地醫院,那幾年時間里,樹下還是戰士、休整、療傷之所。

青山不老,綠水長流。經歷血與火的洗禮之后,銀杏樹已是亭亭如蓋,向世人講述著那段紅色的故事……


930年古馬尾松——

因美麗傳說得名“皇帽松”

地點:岳陽縣月田鎮花苗村


古馬尾松.png

岳陽縣月田鎮花苗村的一棵馬尾松已有930年,被評為“湖南最美古馬尾松”。

相傳,這棵古松與漢高祖劉邦有關。劉邦得天下后,其軍師張良因看破紅塵,隱匿民間。劉邦為追回張良,尋訪至此。其山因劉邦遺皇帽于此而得名。長在皇帽山上的松樹也因此稱為“皇帽松”。

本土詩人周偉儀在他的《皇帽古松》中這樣寫道:“挺拔英姿白鶴松,千年飽歷四時榮。夜近晚月星光燦,朝接晨曦玉露融。雪壓霜欺枝更翠,風吹雨打葉猶蔥。滄桑不改堅貞性,傲視人間面面風?!绷攘葦嫡Z,道出了皇帽古松的風骨和神髓。

如今,這棵古松雖歷經千年,仍枝繁葉茂,偉岸遒勁。它宛如一位歷經風雨的巨人,閱盡人間春色和滄桑巨變。


570年古楓香——

湘鄂兩省交界處“地標樹”

地點:臨湘市坦渡鎮坦渡村


古楓香.jpeg


臨湘市坦渡鎮坦渡村七莊路旁生長著一棵古楓香,其樹齡570年,胸徑1.59米,樹高28米,冠幅18米,樹干高大、樹體完整、優美挺拔,是湘鄂兩省交界處“地標樹”,被評為“湖南最美古楓香”。

古楓香被當地群眾視為風水樹,樹旁建有小廟一座,一直被當地村民悉心保護。1985年冬,為防止大樹被大風吹折,當地村里組織勞力在樹蔸周圍圈地約0.4畝,培土3米高,將樹洞填埋,加以保護。經過村民們的細心守護,這棵古楓香煥發勃勃生機。每到春夏季節,古楓枝繁葉茂,綠意盎然;到了秋天,楓葉紅滿枝頭,絢麗多姿,十分美麗。

古楓香樹葉和楓球熬水洗浴,可治皮膚瘙癢等癥。每到深秋,附近鄉民都會到楓樹下撿拾掉落的楓球回家儲存,以備不時之需。古樹庇護著村民,村民守望著古樹,延續著千古佳話。


270年古桂花——

遭雷擊枯而不朽

地點:臨湘市坦渡鎮龍勝村


古桂花.jpeg


臨湘市坦渡鎮龍勝村賀灣屋邊有一棵古桂,其樹齡270年,胸圍2.3米,胸徑0.73米樹高8米,冠幅12米。據當地老人講,這棵古桂曾多次遭雷擊,最近一次雷擊大約在10年前,主干以上2/3因雷擊而干枯,大家都以為它撐不住了,沒想到它卻挺了過來,枯而不朽、傲然挺拔,稱得上“桂堅強”,被評為“湖南最美古桂花樹”。

如今,每年一到桂花飄香的季節,陣陣幽香彌漫在空氣中,方圓數里都能聞到濃郁的桂花香。


120年古杉木——

伏擊戰的活見證

地點:臨湘市五里牌街道花板橋村

古杉木.jpeg


臨湘市五里牌街道花橋村何家垅屋后小溪邊生長著一棵古杉,其胸徑0.64米,樹高19米,冠幅7米,被評為“湖南最美古杉木”。古杉樹下豎有李家灣伏擊戰紀念碑,古杉是李家灣伏擊戰的活見證。

1943年臘月的一個下雪天,侵華日軍計劃從五里牌運糧至駐地。當地抗日志士、國民政府保長萬作舟將此情報悄悄送給抗日游擊隊中隊長盧福林。盧福林緊急調集30人的隊伍埋伏在古杉樹旁。萬作舟保長則主動請纓擔負監視傳遞敵情任務。午后末時,日軍運糧隊伍一進入伏擊圈,盧福林即指揮游擊戰士用機槍、步槍和手榴彈齊向鬼子開火,一舉全殲敵軍15人,并將其糧食和武器全部繳獲。盧福林的隊伍毫發無損。



(編輯:黃梅)
99这里只有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无码无,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少妇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